当前位置:工程参谋 > 为您推荐 > 正文

「两会之声」人大代表们今年有哪些与建筑业相关的提议?

5月28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会。

今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们,带来了以下和建筑业有关的提案

31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

规划建设京杭运河高速铁路

“我此次带来两条建议:建议加强南水北调源头生态补偿;建议规划建设一条京杭运河高速铁路。”在江苏代表团分组审议现场,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机电集团董事长周善红发言时说。

周善红建议,规划建设京杭运河高速铁路,这样既可缓解京沪高铁运力紧张的局面,带动山东、江苏腹部地区的发展,又可通过徐淮、沪宁、沪杭高铁串联已通高铁的运河城市,从而将京杭运河高速铁路打造成“经济高铁”“文化高铁”“生态高铁”“旅游高铁”“融合示范的高铁”。

这份建议同样得到了运河沿线城市31位全国人大代表联合支持,代表们一致认为,规划建设京杭运河高速铁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建议。现今的京杭大运河仍然保留着水路运输的功能,并且是南北交通一个重要方式。沿京杭大运河沿线有很多经济发达城市,如果京杭运河高速铁路开通,将更有利于沿线城市融合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陈华元:

对建筑业实行更大规模减税降费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与建造师分会会长陈华元提交关于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措施,促进中国建造健康发展的建议。

陈华元代表介绍,建筑业是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但在税收方面存在着四个方面制约。一是跨区服务税源争抢现象;二是外区预缴税率相对偏高;三是利息支出进项税无法抵扣;四是“走出去”面临税收风险。

对此,陈华元代表提出四点建议:一是优化建筑业外区预缴制度。二是完善增值税抵扣链条。三是加大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减税降费政策力度。四是加大对建筑企业“走出去”的税收扶持。

全国人大代表徐征:

数字化、工业化全面应用 造就“基建狂魔”

建筑业=人海战?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征在上海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呼吁,不要再用老观念、老眼光看待建筑业了,数字化、工业化的全面应用,连“火星人”马斯克都惊叹于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建设速度。

徐征表示,建筑行业的新技术应用场景非常丰富。徐征说,国外感慨中国“基建狂魔”并非浪得虚名,这背后依靠的正是科技进步,BIM技术等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使项目建设时间大大减少,更确保了现场装配的“零误差”。数字化、智慧化有力支撑起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卢天锡:

推进“品质棚改” 提升“城市颜值

“今年两会,我准备提交的建议主要集中在自己从事的住建领域,其中一件就是建议保持棚户区改造政策稳定。”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民进江西省委会副主委卢天锡在接受《建筑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持续加大棚户区改造支持力度,推进“品质棚改”,提升“城市颜值”。

“棚户区改造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据卢天锡介绍,江西历年累计改造各类棚户区194.4万套,约500万棚户区困难群众“出棚进楼”,取得了改善民生、群众满意,拉动投资、促进发展,调整结构、稳定房价的良好成效。

如何在推进“棚改”的过程中保护历史建筑?卢天锡认为,要指导地方划定保护范围,编制保护规划,落实保护资金,因地制宜确定保护修缮方式,完善历史建筑周边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加强棚改实施过程全程监督,科学指导房屋拆除工作,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安全。对乱拆、乱改、乱修历史建筑的,要严格追究责任。”

全国人大代表邹彬:

加强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及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管理员邹彬在接受连线采访时表示,农民工培育成“新型产业工人”迫在眉睫,要加强新时代建筑产业工人培育和管理,提高建筑产业工人的保障水平和社会地位,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建筑行业转型升级的过程,逐步实现从产业工人成长为大国工匠的跨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工匠力量。

邹彬建议,“农民工”实现向“产业工人”转变,要突出政策引导,深化户籍、保险等制度改革,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在权益保护、技能培训、职业鉴定等方面,要健全机制,并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产业工人的良好氛围。另外,要加强对农民工的组织管理、教育培训和人本关怀。

全国人大代表陈锦石:

培养高技术水平产业工人

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表示:“建议进一步加强各行业、各类技校建设,建筑工人必须通过技校毕业、职业资格认证后上岗,培养高技术水平产业工人,适应不断升级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需要。”

陈锦石表示,建筑业都是人随项目走,人员流动性大,培训的对象不确定,责任主体也难以明确,对劳务人员上岗素质更难以把握。同时,由于建筑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普遍存在劳务公司不与劳务工人签订劳动合同,更不用说劳务企业给劳务工人办理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保险。农民工因缺乏归属感和社会保障,不仅不利于企业和社会的稳定,也很难形成稳定的建筑业产业队伍。

针对这种情况,他还建议,建立建筑劳务行业协会,牵头产业工人培训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建设;深化劳务用工制度改革,做实专业化实体化劳务公司,强化对劳务专业企业的改革与扶持。

全国人大代表戴雅萍:

完善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图审查制度

全国人大代表戴雅萍认为,不管是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还是十九大提出的“质量第一、效益优先”,都说明质量安全是兴国之道、富国之本、强国之策。

在一定阶段内,尤其是当前建筑市场仍然没有达到非常规范,而诚信体系建设不完善,工程质量安全事故仍时有发生,单靠“承诺制”来解决质量安全问题,是不现实的做法,甚至可以说是不负责任,政府组织或委托社会机构对施工图全面审查仍是保证我国设计安全基本面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以上情况,戴雅萍提出以下建议:

(一)科学决策,客观评估施工图审查制度的作用。

(二)坚持依法行政,在法治框架范围内探索施工图审查改革措施。

(三)针对存在问题,对施工图审查制度进行改革完善。

全国人大代表程寒飞:

将更多目光投向农村与城镇生态环境领域

全国人大代表、中冶华天首席专家、水环境技术研究院院长程寒飞长期工作在水环境治理一线,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于他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今年的人大会议上,他此次的建议将更多目光投向了农村、城镇生态环境建设与运维。

程寒飞在今年两会上提交的四项建议主要集中在自己从事的环境治理领域,这与他所在公司追求“中冶华天 绿色明天”的理念一致,他希望利用自身专业知识,为国家绿水青山更好地发展建言献策,助力环境治理工作更加科学化、精准化、有效化。

全国人大代表张学政:

推进钢结构行业产业化发展

近几年,强劲的市场需求使得钢结构行业得到普及和持续发展,钢结构也被广泛应用到建筑、铁路、桥梁和住宅等方面,全国各种规模的钢结构企业数以万计,世界先进的钢结构加工设备更是全面推动了钢结构的迅猛发展。全国人大代表、莱钢集团济南莱钢钢结构有限公司加工党支部书记、制造部部长张学政就如何推进钢结构行业产业化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张学政认为,目前钢结构产业现状存在许多问题,产业化链条缺失、工业化落后,严重制约行业发展。针对目前现状,经过详细调研后,张学政认为首先应加强政府引导和行业协会的监督预警机制,及时避免过度的市场竞争造成的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在充分借鉴日本及欧美先进的钢结构加工行业工业化发展的基础上,发挥行业协会作用,进一步推进钢结构行业的工业化水平,有效破解钢结构加工的产能瓶颈。

来源:建筑时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工程参谋 » 「两会之声」人大代表们今年有哪些与建筑业相关的提议?

赞 (4)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