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来看:
国投:国投是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的两家企业之一,也是我国最早设立的综合性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截至2021年末,集团资产总额7664亿元,2021年集团实现营业总收入1945亿元,利润总额461亿元,连续17年在国务院国资委经营业绩考核中荣获A级,连续5个任期获得业绩优秀企业。
招商局集团:2021年,招商局集团实现营业收入9292亿元,同比增长15.1%;净利润1695亿元,同比增长23.4%。截至2021年底,招商局集团总资产11.47万亿元,资产总额和净利润蝉联央企第一。“十三五”期间,集团各项经济指标年均复合增长率均超过10%,其中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33.9%,利润总额复合增长率17.3%,净利润复合增长率14.5%,资产总额复合增长率10.6%。
华润集团:“十三五”期间,华润集团整体通过IPO或借壳上市累计融资622亿港元,通过上市后配售、供股等再融资方式累计获取资金709亿港元。该集团在大消费、大健康、城市建设与运营、综合能源、科技与新兴板块均已实现优质资产上市,资产证券化率达88%,2021年底总市值近11000亿港元,较“十三五”期初增长150%。
中国建材:截至2021年底,中国建材集团资产总额6400多亿元,营业收入4100多亿元,拥有14家上市公司,其中境外上市公司2家。水泥、商混、石膏板、玻璃纤维、风电叶片、水泥玻璃工程技术服务等7项业务规模居世界第一。
淡马锡模式
资料显示,1999年,朱镕基总理曾在访问新加坡之际听了淡马锡的介绍,李荣融当时陪同访问。2003年,国务院国资委正式成立,李荣融成为第一任主任;次年他带团考察淡马锡,学习淡马锡的成功模式。
淡马锡成立于1974年,是新加坡财政部负责监管、以私人名义注册的一家控股公司,经营新加坡开发银行等36家国联企业的股权。
截至2021年3月底财年,这家新加坡国企的投资组合净值3810亿新元,同比增加750亿新元;成立以来的47年间,复合年化股东总回报率为14%。
淡马锡底下的企业无一亏损。
在券商的研报中,“淡马锡模式”一般指淡马锡所采取的经营方式。比如安信证券的概述说法是:新加坡这种国家管控、市场化竞争、公司化运作、集团化管理的国有资产管控模式。其中政企分开普遍被认为是该模式的最大特点,保障了企业有充分的经营自主权。
国企改革的重点之一便是推动国资监管机构从“管资产”过渡至“管资本”,这被解读为对“淡马锡模式”的借鉴学习。
国金证券曾点评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更多的是从事股权投资,以参股形式为主,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经营方式更加多元化,包括兼并或分立,成立合资公司、公司制改建、培育上市公司、产权转让置换等。
其续称,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是针对于竞争类企业而言,主要进行产业投资,通过成立“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企业”三级架构,有效实现政企分开,由第二级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进行国有资本运作。
资本运作
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招商局集团2017年曾披露,对内加快整合,对外兼并收购则成为招商局资源配置的典型模式,包括2015年招商地产、蛇口工业区重组上市,中外运长航整体并入招商局集团;2016年招商局公路吸收合并华北高速,次年以“招商公路”上市;2018年底,招商局将全球港口资源注入招商港口,后者实现整体上市。
2019年1月,长航油运更名为招商南油,并重新登陆上交所;同年底,招商物业注入上市公司平台“中航善达”,后者更名为招商积余。招商局累计推动了数个平台整合上市,这年该集团高管以代表身份出席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加快国有资产监管职能转变”政策吹风会,并做发言。
保利内部人士也指出,其所在的业务平台自2017年开始坚定走市场化道路,并有意识强调规模发展。资料显示,2017年以来保利集团整合了中轻集团、中国工艺集团、中丝集团、华信邮电等企业,2018年将保利地产更名为保利发展,2019年保利发展还成功分拆保利物业。
比如公司制改革全面完成,从法律上、制度上进一步厘清了政府与企业的职责边界;央企数量从十年前117家调整至97家,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央企和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分别超过了70%和54%,活力和效力显著提高。
具体到19家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2021年累计营业收入9.5万亿元,同比增长22.1%,实现净利润6900亿元,占全部中央企业的40%;国家能源、中国远洋海运、招商局集团和华润集团净利润超过500亿元。
其余包括保利、中粮在内,12家企业继续深化试点,后续根据试点成效进一步调整优化。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工程参谋 » 重磅!5家央企正式转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